【健康教育】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骨骼健康
2023-10-14 09:11:5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健康时报 | 编辑:李彬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375

人无骨不立,骨骼“坚强”地支撑着我们的身体。但骨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也在不断构建、塑形和重建,在不同的年龄段悄悄地发生着变化



20岁前



儿童青少年正是长身体时期,此时骨骼处于骨量上升期,骨形成大于骨吸收,骨量持续增长。成年人90%以上的骨量是在青春期结束前积累的,此时保证均衡营养和规律运动,有助于孩子有一个满意的身高和成年骨量。


20岁-40岁




这个阶段是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,骨量维持在骨峰值。在30岁前保证足量的钙摄入,非常重要。


40岁后




随着年龄增加,骨量开始丢失。尤其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,骨折风险随之增加;男性一般在50岁后开始出现骨量丢失,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后,骨折风险明显增加。




特别提示:建议40岁之后在体检项目中增添骨密度检查了解骨健康情况。也可以经常测测身高,如果身高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,要警惕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。


养成良好的

生活习惯

也有助于

骨骼健康。



1、多晒太阳


阳光如果照射不足,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。建议每周两次主动晒15-30分钟太阳,有利于维生素D合成,促进钙的吸收。



2、均衡饮食 适量补钙


注意增加钙元素的摄入。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,充足钙和维生素D营养,对维持人生各个阶段的骨骼健康均发挥重要作用。可进食钙质丰富的食物,如牛奶、虾皮、坚果等等。建议每天喝300毫升以上牛奶,一般每3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321毫克的钙。

此外,镁、锌、锰、铜等微量元素在骨胶原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,充足的骨胶原有利于骨骼的韧性。维生素D、K、C、E、A则影响着骨的生长与代谢。除了在饮食中获取外,也可通过复合制剂补充。



3、避免伤骨坏习惯


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戒烟、限酒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、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。



4、保持规律运动


进行适当的运动,每周最好有150~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和跳广场舞等。



5、保持健康体重


过度消瘦的人,容易发生骨质疏松。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当健康的体重。



责编:李彬

来源:健康时报

  下载APP